千龍網訊 10月15日,京粵(韶關)跨區域產業協作對接洽談會在北京舉行。現場集中簽約項目18個,涵蓋醫藥健康、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投資總額達175.6億元。
活動現場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表示,韶關地處粵湘贛交界和湘南經濟圈、贛南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交匯中心,是廣東北大門,韶關產業基礎良好、特色鮮明,鋼鐵、電力、冶金、能源、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產業優勢明顯,已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成良好的協作配套關系,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
王瑞軍強調,韶關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等重大機遇,以差異化協同發展為著力點,加強與北京對接,實現雙贏發展。一是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韶關機場、北江航道和烏石港綜合樞紐建設,打造以構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道、航空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拉近與京津冀地區的時空距離。二是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立足韶關資源稟賦優勢,打造以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為核心的自然保護地,積極引進北京現代旅游業戰略投資者,合作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康養+”等新業態,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康養地”“體驗場”。三是抓好產業平臺建設。積極清理盤活閑置低效用地,統一規劃建設產業園區,高標準做好產業布局,讓企業進該進的園區,推進企業盡早落地開工,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全力為企業在韶關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四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化“數字政府”改革應用,多舉措降低水電氣租房成本,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確保綜合營商成本不高于大灣區地區和同類地區。五是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現代化城市。加快推進城市品質提升,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產業集聚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優化政策環境、服務環境,讓企業得好處、得方便。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表示,此次對接洽談會將推動更多產業要素在北京與廣東之間深度交流,對推動兩地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戰略意義,對打造跨區域合作典范、拓寬科技招商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廣東省科技廳將與北京市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韶關市一道全力推進京粵(韶關)跨區域產業協作,爭取更多的資源、科技政策和資金、平臺基地、新型研發機構落戶韶關,打造韶關高質量發展高地。
簽約儀式現場
本次對接活動吸引了共60家北京企業參加。韶關市副市長陳磊在對接會上作了韶關市的推介講話,向參會企業介紹了韶關市產業發展的機遇和優勢。21家企業在對接會上進行了現場路演,向韶關市相關部門及園區介紹了項目情況和發展規劃,展示了落戶韶關的濃厚興趣和意向。
對接會上,王瑞軍向參會企業發出了到韶關投資興業,共謀發展的誠摯邀請,并表示韶關市將為投資落戶的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營造更加誠信、公平的環境,與落戶企業攜手把握機遇,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