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鎮江市委網信辦、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新媒體事業部等發起的2020“網眼看鎮江見‘鎮’跑起來”走進轄市區系列網絡主題傳播活動啟動。近30家中央、省級網絡媒體及自媒體,分別走進鎮江市轄市區,通過實地考察,交流訪談等形式,以網媒的視野、網紅的視角、網友的視線,見證鎮江市各轄市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全方位、多平臺、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示鎮江的“奔跑速度”和魅力風采。
鎮江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翟勝勇全程出席活動,他表示,策劃開展“網眼看鎮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是市委網信辦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做好網絡正面宣傳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和創新舉措。活動旨在通過網絡的“慧眼”,觀察鎮江推進“三高一爭”的生動實踐,審視鎮江打造“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的積極探索,見證在譜寫“鎮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的精彩成就,宣傳“跑起來”的鎮江干群的最美風貌,營造萬眾一心共創城市新榮光的濃厚氛圍。
活動的第一站走進了鎮江主城區潤州區。2019年,潤州區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稅收6.6億元,對稅收貢獻份額由2017年末的14.7%提升至26.9%,2019年生產性服務業市場主體增加6711戶。2018年,潤州區成功入選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成為“鎮江唯一”。近年來,潤州區傳統商貿業加快向高端提升,城際商圈特色競爭、錯位發展成為市區重要商業板塊,鎮江農批智慧云平臺、瑞祥全球購等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實現社零總額131億元,近年來增幅一直位居全市前列。潤州區現代旅游業也加快發展,2019年旅游總收入89億元,同2018年比增長5.1%。2020年以來,潤州區簽約產業項目65個,落地48個。官塘創新社區作為全市產城融合示范區,9個大項目落戶官塘創新社區,涉及大數據、5G、現代服務業等高新技術產業。
鎮江市政協副主席、潤州區委書記高國成在與媒體的溝通中表示,潤州區將朝著“三高一爭”目標,書寫更加多彩的篇章,將堅決扛起主城使命,進一步增強“潤州能行”的自信意識,增強服務全局的使命意識,增強時不我待的拼搶意識,用一流的環境、一流的作風、一流的業績,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實力,為鎮江市發展大局做出更大貢獻。
在第二站丹徒區采訪的過程中媒體們了解到,今年以來,丹徒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全區47個重點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290.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1.4億元。截至三季度,已實際完成投資57.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1%,超序時6個百分點。其中,17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40.1億元,截至9月底,實際完成投資33.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3%。省重點北汽麥格納,年度計劃投資10億元,已全部完成投資,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電動汽車已于10月24日正式上市。鎮江市首個清潔能源熱電聯產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一期項目即將點火試產,孟家港物流園、潤祥LNG物流基地建設取得突破進展。
鎮江市丹徒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莉珺介紹,丹徒區圍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實施“雙百計劃”,樹立了全面實現全年引進100個以上產業項目、完成1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目標任務。圍繞“百個項目”,已簽約限額以上項目117個,其中簽約總投資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51個,總投資210.6億元,為明年乃至整個“十四五”項目建設積蓄了巨大潛能,其中總投資11億元的比澤爾壓縮機項目已開工,總投資50億元的建華科創園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皇家鮮榨冷凍果汁項目和總投資10億元的晉得新材料項目蓄勢待發。圍繞“百億投資”,除47個重點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71.4億元外,全區還落實推進項目共計80個,計劃總投資51.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7.5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6.4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75個,已完成投資15.4億元;續建項目5個,已實際完成投資9350萬元。
鎮江新區是鎮江主城區“一體兩翼”功能布局的“東翼”。在走進鎮江新區時媒體們了解到,今年來,鎮江新區聚焦“一核兩網三集成”(“一核”即堅持黨建引領,“兩網”即建好企業和社會兩個網格,“三集成”即深化集成受理、集成辦理、集成處理)的社會治理新體系,探索高效能治理新路徑,以更細化的單元、更精準的服務、更統籌的辦理事項服務企業群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發展新局面。在黨建統籌下,900余名機關部門黨員干部下沉網格志愿服務,上半年網格員、黨員志愿者集中入戶走訪3000余戶,化解矛盾糾紛1000余起;30名年輕干部掛鉤服務30個重點在建產業項目,推動萬事達項目45天實現開工、菲舍爾飛機客艙項目壓縮工期25%、榮海生物產業基地項目超前投產1個月。
為建立一支更專業更高效的網格服務隊伍,近期,新區集成管理指揮中心圍繞企業網格、社會網格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推出“兩網課堂”培訓品牌,通過“請進來、走下去”相結合,每周集中開展培訓,既有面向全體人員的“大課堂”,也有網格人員點訓“微課間”,還有直接入網進格的“一對一、面對面”實操,針對網格上報發現問題、深入處置解決的各個環節,通過輪番培訓、覆蓋培訓、深入培訓,以點帶面推動全區250名網格人員服務品質再提升。目前,鎮江新區已實現社會網格和企業網格全覆蓋,共劃分出5個鎮街道、54個村社區和96個片區的三層級社會網格;9個板塊新布局38個企業網格,服務對接2400多家企業;梳理項目推進、幫辦代辦等10項服務清單,真正實現“網格吹哨、全體報到”。
“新區正以其文化根脈之美、產業集聚之美、激情奮斗之美、體制集成之美和鄉愁漫卷之美助力鎮江爭得城市榮光。”鎮江市委常委、新區黨工委書記秦海濤表示,當下的新區,是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園、發展的福地,機遇眾多,潛力無限;未來的新區,將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奮進的姿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速,為鎮江加速奔跑、新路超越提供強大動力源。
本次采訪的最后一站來到了“中國眼鏡之都”丹陽,近年來,丹陽市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堅持產業強市戰略不動搖,積極搶抓轉型升級發展機遇,逐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農機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五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并涌現出魚躍醫療、恒神碳纖維、圖南合金等一批高端制造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術企業,有力提升了丹陽制造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介紹,歷經40年改革開放,江蘇丹陽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奮力書寫了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精彩答卷,在同心奮進、創新實干中譜寫高質量發展的輝煌篇章。2019年,實現GDP112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0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07元。同時,對照“高水平小康”和“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少數“支出型貧困”群體,逐漸成為影響高水平小康實際成效的重要因素。丹陽市委、市政府主動謀劃、創新作為,實施“高水平小康•丹陽在行動”,扮靚了新時代追夢小康的天際線。
據了解,經過近兩年來十余場活動的積累,“網眼看鎮江”活動已成為鎮江網信系統網宣工作的特色品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得到了上級領導、重點網媒和廣大網民,特別是鎮江事各地各部門的普遍好評、肯定與歡迎。鎮江市委書記、市委網信委主任馬明龍作出批示,表揚活動的宣傳“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