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約二十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創造了全國約四分一的經濟總量,擁有占到近半壁江山的全國百強縣(市)。
這里,就是連江通海的改革開放熱土——長江三角洲三省一市區域。
從2018年11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到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再到今年8月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召開,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底蘊豐厚的長三角區域,正在以中央決策及國家戰略規劃為指引,謀劃高質量發展。
論壇現場
2020年11月20日, 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2020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在合肥召開,論壇由瞭望周刊社、合肥市人民政府、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承辦,主題為“長三角的行動與夢想”。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政、產、學、研各界嘉賓,從不同角度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中心議題,共同研討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問題解決路徑等,希望引發一些良性的化學反應,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及區域協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嚴文斌,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李劍閣,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會長、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路耀華等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
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嚴文斌
嚴文斌在致辭中表示,長三角地區在國家現代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有條件也有責任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先行探路、率先突破,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為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活躍的新動能。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
虞愛華在致辭中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合肥是最大的受益者。圍繞“長三角的行動與夢想”這一主題,合肥有四個方面的夢想,即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之都、全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聚地、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和優質優良宜業宜居的生態高地。
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李劍閣
“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經濟發展和全面對外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李劍閣在致辭中表示,今年隨著全面的復工復產,我國引進外資逆勢而上,中國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已成為全球投資的熱點。
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路耀華
深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路耀華在致辭中表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長三角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領路者、市場競爭優勢的再塑者,以及供給側改革的先行者。
此外,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型企業、著名高校、各類社會組織等領域的嘉賓在“新作為·長三角行動”“新突破·科技長三角”“新供給·健康長三角”環節中展開對話,圍繞科技突破、健康供給以及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央企作用等話題進行探討。
“新作為·長三角行動”主題對話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中央企業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融合等方面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在“新作為·長三角行動”環節,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周長江,中國電科云公司總經理王鵬達和北京中央金創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鄭康淳展開對話,共同探討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下央企將會帶來哪些新作為。
“新突破·科技長三角”主題對話
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需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也指出,長三角區域應“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來,科技力量如何更好賦能長三角?科研產業如何實現協同發展?在“新突破·科技長三角”對話環節,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創新傳播工作委員會會長楊曦淪,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姚宏宇,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黨委書記李書兵,中建設計集團副總經理、中建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敬煊就科技力量如何更好賦能長三角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新供給·健康長三角”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愈加重要,在“新供給·健康長三角”環節,國家行政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特色鎮發展論壇秘書長薛紅星,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專家、原安徽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食品處處長左紅云,宋慶齡愛心醫院副院長葉新馨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如何發揮區域一體化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打造健康長三角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