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西城區德勝街道工委高度重視業委會成立工作,以物業管理居民自治、居民共管、居民共享為目標,構建街道、社區、業委會+居民黨支部的黨組織聯動體系,協同黨建協調委員會縱橫發力,全力推進業委會從無到有、從有到實、從實到精,物管會轉型升級。7個月內,德勝街道新選舉產生業委會20個,累計選舉產生業委會32個,業委會數量居全區首位。
德勝街道轄區面積4.14平方公里,含主要大街10條,街巷65條,分為20個社區。合理劃分物業管理區域和物業管理范圍124個,其中,商品房小區11個,保障房小區5個,房改房性質的老舊小區108個。
六鋪炕南小街社區開展《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培訓
人定湖西里塔西小區首次業主大會
新風街甲一號院小區業主大會投票選舉業委會
黨建引領,縱橫發力,業委會實現從無到有
構建指導有力的“黨組織聯動體系”。德勝街道工委作為“領航舵手”上定方向,下行指導;各社區黨委作為“中堅力量”上接任務,下行傳導;各業委會臨時黨支部作為“開路先鋒”上暢溝通,下行落實,形成縱向領導體系。同時,將產權單位、物業企業、業委會納入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形成橫向協調體系。同步發揮好各社區居民樓黨支部作用,大力配合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共同開展好業委會管理與居民業主溝通協商工作,形成街道、社區、業委會+居民黨支部的黨建引領聯動體系,縱橫交錯的全方位指導體系,確保上傳下達、配合有力。
堅持“三個到位”,高起點組建業委會。首先是“認識到位”,要充分認識到物管會是業委會的過渡性形式,不能為了完成工作指標,只組建物管會,不選舉產生業委會。街道指導社區逐個評估各小區情況,對于條件成熟的小區,快速啟動業委會選舉程序;對于需要創造條件的,加大溝通協調力度,加速推進進程;對確實暫時不具備業委會選舉條件的,先行成立物管會,并在今后工作中,適時完成轉化工作。其次是“組織到位”,分批次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委會。對單一產權、單一物業等業主參與度高、成立意愿強的小區,先行啟動第一批選舉程序,共成立了“科技館小區”等4個業主大會,并選舉產生業委會;對于原始服務項目缺失、基礎設施缺乏、大量存在人戶分離情況的“瘸腿兒小區”,街道、社區協同發力、補齊短板,推動第二批次16個業主大會成立,并選舉產生業委會。最后是“人選到位”,社區在選舉產生業委會過程中嚴把人選關,充分考慮業主比例、黨員比例、年齡結構和素質能力水平,既推薦小區中有威望的退休老黨員業主、年輕有為的在職黨員業主,以及關心社區治理、熱心公益事業的樓門院長業主參選,也推動有物業管理工作經驗、具有專業技能的業主參選。確保把人品正、有韌性、有擔當、有威望、有專業能力、辦實事的同志選進業委會,為后續業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建推動,民需落地,業委會運行從有到實
“培訓+專門指導”逐項攻破疑難問題。德勝街道從提升業委會能力素質入手,先后對700余名業委會、物管會委員進行業務培訓,建立起“六方溝通平臺”,確保政府、社區、業委會、產權單位、業主、物業企業溝通有渠道,工作有載體,交流有機制。街道工委和各社區黨委成立專門工作組,逐個小區指導業委會工作,推動40年無物業管理的雙旗桿東里1—9號樓小區成功選聘了物業服務企業;德勝佳苑小區更換了小區開發商十年前指定的不作為、亂作為物業企業;有電梯、消防等重大安全隱患的馬甸南村22號樓選定了臨時應急物業服務企業;什坊街2號院動用維修基金更換了有安全隱患的小區電梯;安德路104號院根據小區特點實行業委會收支物業費、自行管理小區的物業服務模式;什坊街1—3號樓小區、五路通街19號院小區、什坊街6號樓小區等3個小區實行多小區、多業委會共用一個物業企業的“共享物業服務模式”。
物業聯盟“打包招投標”,助推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德勝街道124個小區中有108個是老舊小區,占小區總數的87%以上,單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成本過高,物業企業沒有進駐意愿,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推進難度極大。德勝街道工委充分發揮黨建推動作用,在街道范圍內建立“物業企業聯盟”,把有規模、有能力、有擔當的物業企業組織起來,共同為轄區小區業主服務,形成物業管理的規模效應。通過“打包整合集約式招投標”的方式,將轄區內鄰近的新老小區結合,物業服務收益高的與收益低的小區打包,開展集約式招投標,做出了有益嘗試。比如裕中東里社區9個小區中,物業企業只對其中的科技館、林業局和農業局3個小區有入駐意愿,經過社區黨委組織9個小區的業委會和物管會協商,成功推動小區與物業企業達成整合打包招標共識。
黨建提升,規范創新,從實到精
推行“一心三領六化”模式,促進業委會規范運轉。通過“黨組織聯動體系”,指導業委會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與現有物業企業協商建立完善物業管理的長效機制,規范業委會各項工作。形成“一心三領六化”的模式:“一個初心”——黨建引領下全心全意為居民業主服務;“三級黨建引領”——街道工委引領方向、社區黨委引領目標、業委會黨組織引領落實;“六化”——物業管理標準化(服務項目、方式、質量、評價等方面形成量化標準,做到雙方無爭議)、契約化(雙方嚴守合同契約,做到服務、監督有據可依)、透明化(物業經費、小區公共收益公開透明,讓業主心中有數)、監督化(明確業委會和業主代表監督物業服務的方式和評價辦法)、互動化(搭建業主、物業互動溝通平臺,實現訴求解決、情況說明、矛盾化解的一體化目標)、自律化(發動社區治理資源,動員、教育、引導業主自律行為,并把業主自律內容納入居民公約,監督到位)的長效機制目標。
探索創新物業管理長效運行新機制。業委會聚焦群眾需求,嘗試開展大量創新服務工作,針對不同小區的問題、特點和現狀,探索形成“業委會全周期、全方位、全時段作用發揮”“老舊房改房專項維修資金續籌”“同一物業管理區域統一物業管理”等多項疑難問題破解之道,真正把業委工作做精做細。例如:通過創新型“固定+共享”停車管理方案解決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小區的停車難問題;通過創新“記賬代履行”試點解決電梯更新;通過創新物業使用路徑,共享物業方式解決小微小區無物業管理問題;拓寬小區公共收益補充抵扣物業費用和專項維修資金,減輕業主經濟壓力,實現低標準繳納費用,高標準享受服務,受到居民業主的歡迎。
穩步推進物管會向業委會轉化。德勝街道在全力推動選舉業委會的同時,努力提升物管會向業委會轉化的進度,繼續擴大業委會規模,真正讓業主實現自主管理、自主運轉。在組建物管會之初預先為轉化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人員基礎,現有物管會委員絕大部分都是業主身份,這將在物管會的轉化過程中減少人員選擇的重復性操作,為轉化工作提供人選保障。二是機制基礎,通過人員專業化業務培訓、六方溝通平臺建設、一心三領六化模式的推進,為轉化工作提供多方聯動機制保障。三是認同基礎,社區黨委帶領物管會緊盯小區中業主關注的“關鍵小事”,促進問題改進和解決,從而取得更多業主的支持與配合,為轉化工作提供認同保障。
掃描二維碼 關注西城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