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陽光存折”的故事
北京市政協委員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王延芳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政協委員王延芳。今天我給大家講述的扶貧故事是,一張“陽光存折”的故事。
初冬時節的落羊河村,光伏扶貧電站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耀眼光芒,十分壯觀。村民向峰小心地擦拭著光伏面板,他知道,這些光伏電站可是村里的“鐵桿莊稼”,是承載著村民們致富心愿的“陽光存折”,能夠源源不斷地把陽光轉化為電能,不僅照亮村子的夜晚,也照亮村民的脫貧致富路。
落羊河村位于湖北神農架林區,是林區最偏僻、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全村有92戶人家,當初有81戶是貧困戶。由于自然環境惡劣、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落羊河村一面坡,山羊經常滾下河,百姓致富無門路,集體經濟是空殼。
落羊河村“陽光存折”的故事,還要從3年前說起。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精準施策開展定點扶貧。在認真調研分析后,依托電網企業的專業優勢和落羊河村的光照資源,探索出了光伏扶貧的新路子。國家電網公司利用農戶住房屋頂、荒地野坡等裝設太陽能板,自籌資金建成2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無償捐獻給當地政府,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扶貧,為落羊河村種下了“鐵桿莊稼”,置辦了“陽光存折”。
有了光伏扶貧電站的村民們,心情是喜悅的,也是忐忑的,對于電站能給村里帶來什么實實在在的改變,心里并沒有確切把握。而對于購買辦公文具都困難的村委會來說,也在發愁:電站今后究竟怎么運行管理?電站能夠發多少電?能給村里帶來多少收益?這些成為他們腦海里的新問題。
而這些問題,也是要重點解決的。2017年,為了實現光伏扶貧電站全壽命周期線上管理和收益分配全流程服務,國家電網公司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建設了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監測中心,上線第一時間就將落羊河村光伏電站接入了監測中心統一管理。目前已經將全國22萬座光伏扶貧電站全部接入。從此以后,村民坐在家門口,打開手機上的光伏扶貧APP,就可以隨時查看光伏電站的運行情況。光伏發電收益和補貼都準時發放,村民們深深感慨:“這都是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享了共產黨的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要靠內生動力,困難群眾要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光伏扶貧電站建成后,國家電網公司并沒有止步。怎么才能做到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讓光伏扶貧電站真正成為落羊河村脫貧致富搬不走的“陽光銀行”,成了新目標。2018年,國家電網公司制定了光伏培訓計劃,鼓勵村民積極加入光伏學院學習電站運維知識,通過線上、線下學習實踐,落羊河村41名村民獲得上崗證書。村里聘請這41名村民,作為電站保潔、看護和運維保養人員。前面提到的向峰就是電站看護隊的隊長,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盯著全國光伏扶貧APP,一旦發生故障報警,系統會自動向他的手機發送工單,他根據故障診斷情況,將運維工單直接派發給隊員,老鄉都戲稱他們是“滴滴電工”。電站聘請的41位村民,每人每年可以獲得2000至3000元的收入,電站每年為落羊河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收益時間達到25年。
村民們常開玩笑地說:“有陽光就有收入,恨不得拿根繩子把太陽拴在天上。”落羊河村也流傳起了新的順口溜:落羊河村一面坡,坡上裝個金雞窩,只要太陽一出來,金雞下蛋一大窩。順口溜的變化反映出當地村民的喜悅心情,也反映出從“空殼村”到“陽光幸福村”,落羊河村走出的一條獨具特色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如今,光伏扶貧這張“陽光存折”正在先進技術與創新平臺的加持下,插上數字“翅膀”,攤開收益“云賬簿”,逐步培育出村級小型公益事業鄉村愛心超市、科技農業種植大棚、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扶貧農產品等新的鄉村產業,帶動村民們不斷創業增收,引領落羊河村踏上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