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
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設智慧型城市,加強公眾場所、公眾交通的無障礙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解決人口老齡化社會需求……不少委員針對“提升城市宜居性”、“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的問題提出看法和具體措施。
張野 北京市政協委員
提升北京城市宜居性水平
現在的城市建設更應考慮市民的生活體驗,以人為尺度,建設和諧宜居之都。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制定《北京市城市建設管理規范》,在道路、交通設施、綠化、旅游標識、殘疾人便利、英語譯名等方面做出明確和實用的規定,并在更新改造的過程中逐步推廣實施,提高北京的宜居性水平。
大力提升北京市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建設智慧型城市。建議北京市在十四五規劃中也增加相應內容,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之上,從基礎設施建設、系統互聯互通、市民信息化服務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
建議每年的財政預算要在大的規劃下逐步拉平差距,讓全體市民都能均衡地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北京中心城區在向外疏解功能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職工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等需求。
張知謙 北京市政協委員
加強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
配合北京冬殘奧會加強宣傳無障礙建設力度,提高北京市全民對于無障礙環境的意識。充分發揮市區殘聯、街道等組織的積極作用,通過廣泛宣傳,增加公眾對無障礙環境的認識程度,提高全社會無障礙環境意識,使無障礙建設逐步推廣,并走上規范化管理軌道。
對于無障礙設施建設,要善于向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學習,提升無障礙設計標準,使無障礙設施更加精細化,滿足殘疾人、老年人等有需要人群的需求。對無障礙環境進行全面的、符合規劃的有序建設,提高全市無障礙環境的規范化、適用性、系統性水平。同時,要加強無障礙設施管理措施建設,推進無障礙設施管理長效機制建設。
胡澎 北京市政協委員
加強城市智慧養老服務
建議加強智慧養老服務,運用大數據、云服務技術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測,并向其家人和醫院傳送數據。引入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行業,擴充養老照護人員隊伍。加強對養老驛站的管理,提升其服務能力。
王成祥 北京市政協委員
解決人口老齡化出行需求
現在老年人乘坐公交出行還有諸多不便。建議:一是進一步提高踏板公交車的比例。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優化站臺設置,實現自行車與公交車在進出站區域的分流,保證公交車能無障礙貼邊停靠。
張景華 北京市政協委員
城市更新應與老城保護相結合
“十四五”規劃實施中,城市更新應與老城保護、中軸線申遺結合起來。
一是要盡快制定北京城市更新管理辦法細則,使城市更新在歷史名城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框架下進行。
二是要盡快成立多方協作的機制,堅持全局謀劃、整體推進。
三是要堅持規劃引領,合理劃定更新重點范圍,有序開展城市更新。
四是要在更新項目過程中保持北京歷史文化格局和傳統風貌特征。
五是要建立專業建設隊伍、統一規劃標準,禁止以城市更新之名拆除文化保護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