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界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質量發展,結合新形勢新部署新要求,圍繞黨政中心工作、貼近民生實事,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通過提案履職盡責。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蓋了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與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為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進一步擴大政協提案工作的社會知情度和參與度,便于各界群眾“看提案、知提案、評提案”,進而推動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進一步提升,即日起,“北京政協”微信公眾號通過【提案摘編】欄目,陸續刊發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部分提案內容,敬請關注。
《關于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北京數字貿易發展的提案》
數字貿易是以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交付為特征的貿易新形態。根據我國商務部的口徑,數字貿易具體包括軟件、社交媒體、搜索引擎、通信、云計算、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傳媒、數字娛樂、數字學習、數字出版等數字內容服務,以及通過數字交付的服務外包等三大類。近年來,北京地區數字貿易出口額連年增長,且持續高于全市服務貿易出口增速,成為縮小服務貿易整體逆差的重要動力。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最具出口競爭力,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在海外市場高度活躍,“線上經濟”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強大的經濟韌性和增長動力。
為推動北京數字貿易加快發展,民革北京市委員會提出五條建議。
目的
數字貿易跨境服務支撐體系逐步完善,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建設、數字貿易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京津冀數字化協同建設步伐加快,為區域數字企業和數字貿易發展注入新動力。
現狀
01 缺少應對新形勢的頂層設計;
02 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準備不足;
03 數字賦能產業還不夠。
分析及建議
01 強化金融開放和支撐 帶動北京數字企業發展
增進與人民銀行等部門對接,推動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加快落地。引導在京數字企業聚焦移動基礎技術、區塊鏈技術等開展研發平臺及應用場景共建,構建數字人民幣金融生態。優化數字企業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開展外匯收支便利化改革,適度放寬數字企業對其海外相關機構注資過程中的外匯管制要求。
02 加快推進市屬公共數據開放 釋放數據資源紅利
對全市公共屬性數據資源制定開放計劃,通過授權許可等方式,推動公共數據資源供需對接。以“數據財政”建設試點為抓手,推動政府部門數據開放貢獻度與稅收返還、轉移支付相掛鉤的管理體制。
03 加強數據跨境流動管理 和數字營商環境改革
以數字貿易試驗區和北京自貿區為載體,探索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試點。加強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數據資產運營、法律合規、快捷通關等領域的應用推廣,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監管體系。進一步將數字營商環境納入全市“放管服”改革體系,并作為重點任務加以推進。針對數字領域新興業態制定出臺專門的監管指引。發揮北京引領作用,加強對“數字稅”規則的前瞻性研究。
04 搭建“一帶一路”數字貿易平臺 實現抱團出海
建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產業地圖資源平臺,為企業海外布局和數字貿易提供有效信息和政府引導。鼓勵頭部數字企業參與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制定。設立“一帶一路”數字貿易平臺,提供數字版權確權、評估和交易流程和面向數字貿易企業海外法律、財務、人才等問題的咨詢服務。
05 加快京津冀數字化協同建設 助力區域數字企業和數字貿易發展
深化京津冀產權市場發展聯盟建設,加快構建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字化治理,區域政務服務信息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推進標準互認,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標準體系,深化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助力區域數字企業和數字貿易發展。
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