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調研 / 海淀區政協
4月2日,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楊藝文就加強政協黨的建設工作和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情況赴海淀區政協進行調研。楊藝文副主席一行聽取了區政協工作情況介紹,實地考察了中關村地區政協委員工作站、學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委員工作站工作開展情況。市政協副秘書長、人事聯絡室主任楊靜慧,海淀區政協主席劉勇參加調研。
海淀特色的生動實踐
海淀區政協堅持和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完善黨的組織體系,通過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政協組織中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兩個“全覆蓋”。為做好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海淀區政協積極探索,建立了8種類型31個委員工作站,搭建了密切聯系群眾的新載體,形成了具有海淀特色的生動實踐。
楊藝文充分肯定了海淀區政協的相關工作。她指出,海淀區政協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市委第五次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積極主動,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成效。海淀區政協建立完善了黨的組織體系,實現組織全覆蓋,要進一步認真研究,找準機關黨組、專委會分黨組的職能定位。機關黨組切實履行機關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專門委員會分黨組充分發揮在委員履職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更好實現由黨的組織全覆蓋到黨的工作全覆蓋的轉變與提升。
楊藝文強調,區政協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委員資源優勢,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思路,建立多類型委員工作站,要不重形式重內容、不唯數量重質量、不圖一時重長遠、不求統一重特色,搭建委員聯系群眾新平臺。各委員工作站的負責同志在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活動的形式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特點,工作很有特色。開展委員聯系群眾工作要利用好委員專業優勢、資源優勢,宣傳黨的政策、密切聯系群眾、廣泛凝聚共識、反映社情民意、參與基層協商、服務群眾需求,多措并舉助力委員走近群眾、深入群眾,實現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