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北京市政協在中山公園中山堂成立“今雨書院”。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并宣布“今雨書院”文化系列講座正式啟動。
據介紹,市政協此次在中山堂成立“今雨書院”,邀請政協委員、文史專家,面向社會公眾講述北京故事,旨在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弘揚與傳承北京優秀歷史文化。多年來,市政協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題開展協商議政。保護好中軸線歷史文化遺產,重在保護中傳承利用。在這里舉辦文化講座活動,也是讓文物活起來,得到更好利用。中山公園內有個“來今雨軒”,是近代社會名流聚會之所,唐朝詩人杜甫散文《秋述》中的“今雨”,也常被代指新朋友,取名“今雨書院”是希望通過文化講座的形式,結交更多的新朋友。“今雨書院”將分春、秋兩季,每周六上午進行,講座還將通過市政協委員履職平臺進行直播,方便市政協委員在線收看。
當天,“今雨書院”文化系列講座第一講,由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以“我讀故宮”為題,講述對故宮的營建、藝術、哲學三個方面體會,帶領現場人員重讀六百年的故宮。市區政協委員和市政協機關干部、模擬政協師生、北京聯合大學師生、社會各界代表等100余人參加。與會人員表示,在中山堂里接受文史教育,零距離感受中軸線的魅力,對中軸線文化的認識更加生動鮮活了。
講座后,全國政協委員、《老北京述聞》叢書總主編黎曉宏向閻崇年贈送《老北京述聞》叢書。
市政協副主席牛青山,秘書長嚴力強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