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標準推進“兩區”建設,不僅需要政策創新的突破,也要有相配套的制度保障護航。日前,北京市政協“兩區”建設專題調研組邀請佳能(中國)有限公司、空客中國總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北京亦莊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中瑞方勝金融服務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等16家自貿區駐區企業負責同志走進市政協,就政策和制度創新問題進行座談交流,面對面聽取企業關于政策創新等方面的需求建議。
“第一時間響應、‘一對一’專人服務,‘服務管家’讓我們企業可以節省更多精力專注于自身發展。” “北京市聚焦服務業重點領域,探索出了一條不受區域和對象限制的開放路徑。” “北京海關率先開展的低風險特殊物品智能審批,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審批‘零等待’,網上審批時限由‘人工3至5個工作日’縮短為‘計算機秒級’,為我們生物醫藥企業縮短研發周期提供了便利。”……座談會上,與會企業對本市“兩區”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大家表示,隨著“兩區”建設的加快推進,特別是在貿易、投資和人才等領域陸續出臺了一批含金量極高的政策,廣大駐區企業切身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對“兩區”建設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與會企業建議,北京市圍繞“兩區”建設,已面向企業推出了“政策公開課”,進一步暢通了政企溝通渠道,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政府部門專題宣講、發放政策“一本通”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更好地幫助企業找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通過專門服務一對一、專門事項點對點等方式,進一步擴大“服務管家”工作覆蓋面,及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行政審批、配套服務等一站式服務,主動回應企業所提出的相關政策問題,讓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紅利,助力企業持續在京發展。在京津間 “跨省通辦”窗口試運行的基礎上,開設京津冀“跨省通辦”窗口,加強政務服務領域一體化聯動,推動實現京津冀跨省辦事一體化,全面提升“跨省通辦”的協同能力,以制度創新促改革,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市政協經濟委員會)
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