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界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聚焦首都高質量發展,結合新形勢新部署新要求,圍繞黨政中心工作、貼近民生實事,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通過提案履職盡責。立案的1271件提案涵蓋了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與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為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進一步擴大政協提案工作的社會知情度和參與度,便于各界群眾“看提案、知提案、評提案”,進而推動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進一步提升,“北京政協”微信公眾號通過【提案摘編】欄目,陸續刊發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部分提案內容,敬請關注。
【關于首都北京優先發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關產業鏈的實施對策的提案】
“硬科技”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領域全面自主突破的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實力的標尺,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基石,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支撐。同時,“硬科技”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能否有效形成的核心抓手。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就北京優先發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關產業鏈提出四條實施對策。
目的
北京市將全面構建全球“硬科技”中心作為率先落實和引領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面布局與“硬科技”緊密相關的創新鏈、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高端制造業產業體系。
分析及建議
01
將優先發展全球“硬科技”中心和加快布局相關產業鏈體系定位為首都北京“十四五”規劃的首要重大戰略目標
優先發展全球“硬科技”中心,是現階段首都北京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首要任務,可以為首都北京最終實現全球有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奠定堅實基礎。“硬科技”的基本特點不僅僅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領域中的“金字塔”塔尖部分,更是可以直接釋放巨量的戰略新興產業、高端生產裝備制造業、高端制造業和高端生產服務業的重大發展機會。
02
將基礎研究作為首都北京優先發展“硬科技”及其加快布局相關產業鏈最為重要的核心
首都北京需要在“十四五”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中,前瞻性地制定將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支出額比重的30%以上,占全國基礎研究經費比重逐步提升到50%以上的發展目標。特別是要積極使用新型舉國體制,持續性地全面加大政府財政資金對原始創新、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的高強度財政資金支持。制定首都北京促進基礎研究能力持續提升的“三步走”戰略。基礎研究經費從2018年的277.8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600億元左右,2030年達到1000億元左右,2035年達到1400億元左右。同時,全面激活企業在基礎研究領域中的創新活力。率先全面放開和鼓勵企業獨立或聯合申請國家各種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等。優先構建與科研自由探索相匹配的科技管理治理制度、人才薪酬激勵機制、財務報銷制度等。將國家政府機構已經出臺的各種科技管理制度精神的落實和細化,作為當前首都乃至京津冀區域內的一體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03
在北京南部區域產業帶和京津冀協同產業帶,全面布局與“硬科技”緊密相關的創新鏈、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高端制造業產業體系
北京南部區域產業帶已經具備了諸多優勢和基礎條件,在北京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的全面促進作用下,北京南部區域產業帶恰好可以對接和承接全球“硬科技”中心所釋放出的戰略新興產業、高端生產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業、關鍵零配件和關鍵材料產業等發展機會,將之作為完成北京制定的將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提高到15%以上的既定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核心抓手,更可以進一步擴大和提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帶。
04
率先發展以“耐心資本”為主要特征的新型金融體系、特色政府產業基金和多樣化資本市場,打造首都北京特色的“耐心資本”金融中心
耐心資本是指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且對資本回報有著相對長期展望的金融資本。北京金融體系目前的關鍵弱點在于遠遠沒有形成與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硬科技”中心和高端制造業體系發展目標相匹配的現代化金融機構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率先發展以“耐心資本”為主要特征的新型金融體系、特色政府產業基金和多樣化資本市場,打造首都北京特色的“耐心資本”金融中心,將之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內塑造和提升首都優勢和首都特色的現代化金融體系的核心目標。
延伸閱讀:
- 提案摘編|民進北京市委建議深化農村建設用地改革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 提案摘編|農工黨北京市委建議加強突發性傳染性疾病科研體系建設 提升首都科學防控能力
- 提案摘編|民建北京市委建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保障機制 促進《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更好實施
- 提案摘編|民革北京市委建議北京市要有一定的鮮活農產品自給率
- 提案摘編|民盟北京市委建議加強中軸線文化廊道利用 為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提供支撐
- 提案摘編|北京市工商聯建議建立健全智慧醫療體系 為首都基層公共衛生治理賦能
- 提案摘編|致公黨北京市委建議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研究 高質量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
- 提案摘編|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建議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與服務經濟融合發展
- 提案摘編|農工黨北京市委建議加強北京市生態環境應急管理
- 提案摘編|民革北京市委建議以“兩區”建設為契機 加快推動北京數字貿易發展
- 提案摘編|民盟北京市委建議進一步完善“接訴即辦”機制提升首都社會化治理水平
- 提案摘編|民建北京市委建議發揮首都科技創新優勢 助力工業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 提案摘編|民進北京市委建議推動制造業向高端邁進 促進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